跳至內容

中醫是這樣治療癌症的

近年不少人在患癌後擔憂西醫治療手段副作用嚴重,轉以中醫治理,或者已手術化療電療後尋找中醫治療以期減少其副作用、提升身體機能和免疫力及防治腫瘤復發,其中有病人得知自己已病入膏肓,罹患末期癌病,只餘下數月的性命,於絕望之際採以中醫療法,不但大大紓緩由西醫化療副作用所引致的不適,更奇蹟地延續了原本的預期壽命。其實,中醫越早介入干預效果越好。


末期腸癌患者術後大便失禁,每日屙廿餘次,九年前用甚麼治療方案令佢康復存活至今?今年81歲的A先生於十一年前不幸患上腸癌,在接受過西醫治理後病況仍然未有好轉,最終病情延至末期,醫生亦告知他只餘數月壽命。在進行多次化療以及腎結石碎石手術後,身體不但未見好轉,種種的副作用和病症卻不斷來襲,包括每天二十餘次大便失禁、膝關節酸軟、嚴重乏力以及蛋白尿、高血糖及高膽固醇等症狀纏身,實在是痛不欲生。在危難之際,A先生接受了中醫處方,在中藥的調理下,其病症大有好轉,大便漸漸轉為正常成型,次數也漸漸減少至每日一次,蛋白尿、血糖及膽固醇皆回到正常水平,而上述的其他症狀也得以好轉,最近幾年的覆診均顯示體內的腫瘤標記物數值都已回落至正常範圍,A先生帶着強健體魄存活至今,去年開始可以停止西醫腫瘤科覆診。諸多類似個案的康復,乃是中醫藥對治療癌症成效的力證。中醫透過調理身體增強病人體魄不但能有效清理化療所致的副作用,甚至在應對末期惡疾的侵擾下,大收延年益壽之效。


中醫治療腫瘤患者必須先改善其整體狀況,糾正體質偏頗,才有可能大幅度延長預期之壽命。筆者領導的一項由香港醫管局資助的中醫藥治療末期癌症臨床研究中發現,患者經過中醫治療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包括睡眠好轉、情緒改善、飲食增加、體重回升,壽命較預期明顯延長,不僅對肝腎功能無傷害,更發現多位患者的腫瘤標記物的數值降低了。這是本港最早與屯門醫院腫瘤科合作的一項中醫藥研究。


不良的體質是癌症突變的驅動因素,而中醫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改善不良體質。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前醫院管理局總裁黃譚智媛醫生最近也在報刊上撰文指出,臨床科研結果顯示中醫治療療效與化療相當,在改善臨床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方面優於西醫治療,且在改善化療不良反應有顯著優勢;文中並提到,美國哈佛大學Dana Farber癌症中心結合針灸去治療腫瘤,紐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也同樣應用針灸全程治療,德國Rostock大學的血液和腫瘤部教授經過「西學中」之後,已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讓病人選擇。研究顯示針灸對焦慮抑鬱和失眠療效可靠,許多患者和家屬在生病後特別是得知患癌後,都易患上嚴重的失眠,若不緊急治療改善,會帶來嚴重的身心影響。由此可見,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中醫藥治療腫瘤有明顯的優勢。

由 黃約愛 註冊中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哲學博士 撰寫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科普用途,文中涉及所有處方及操作為參考之用,具體治療方案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香港竣康中醫不對任何人進行模仿學習/使用時引發任何不良後果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