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脫髮、咳不停、胸悶、頭暈、失眠、焦慮、抑鬱、外感性精神病?長新冠『後遺症地雷』全解析!

•  研究顯示,長新冠可能包括頭暈、頭痛、咳嗽、胸悶等多種症狀,持續時間不一。

•  這些症狀可能輕微到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建議諮詢醫師評估。


長新冠是什麼?

長新冠(Long COVID)是指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症狀持續或新出現的後遺症,可能持續數週、數月甚至數年。根據 CDC - Long COVID Basics 和 WHO - Post COVID-19 condition,它被定義為感染後至少3個月仍有症狀的情況。

常見症狀

頭暈、頭痛、咳嗽、胸悶是長新冠的常見症狀,屬於以下類別:

•  頭暈與頭痛:可能與神經系統受影響有關,可能持續數週或數月。

•  咳嗽與呼吸困難:可能因肺部缺氧或肺纖維化引起,伴隨疲勞。

•  胸悶:可能與心臟或血管問題相關,甚至輕症患者也可能出現。

其他相關症狀包括疲勞、腦霧(思考困難)、嗅覺異常、心悸等。

高風險族群

研究顯示,女性、年長者(65歲以上)、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者,以及曾經重症的患者風險較高。


詳細報告:長新冠症狀與相關解析

以下是基於最新研究(截至2025年4月)的詳細分析,涵蓋長新冠的定義、症狀、風險因素及持續時間,特別聚焦頭暈、頭痛、咳嗽、胸悶。

長新冠的定義與背景

長新冠(Long COVID),也稱為後新冠症候群,根據 CDC - Long COVID Basics,是指感染SARS-CoV-2後出現的慢性病症,至少持續3個月,可能導致殘疾。 WHO - Post COVID-19 condition 指出,症狀通常在感染後3個月內開始,持續至少2個月。研究顯示,約6%感染者會發展長新冠,風險現在可能低於疫情初期。

長新冠常見症狀

根據多方研究,長新冠的症狀超過200種,以下按類別整理,特別解析頭暈、頭痛、咳嗽、胸悶:





  頭暈與頭痛解析:頭暈可能與直立性低血壓或神經系統受損有關,頭痛可能持續數週,屬於神經系統後遺症,影響日常生活。

•  咳嗽與呼吸困難解析:咳嗽可能與肺部炎症或纖維化相關,呼吸困難常伴隨疲勞,屬於常見呼吸系統後遺症。

•  胸悶解析:胸悶可能由心臟損傷或血管問題引起,即使是輕症患者也可能出現,需注意心臟健康。

根據 Mayo Clinic - Long COVID,症狀如極度疲勞、腦霧、消化問題(如腹瀉、便秘)也常見,可能與多系統受損相關。

症狀發生率與持續時間

研究顯示,新冠確診後2個月內,症狀發生率如下(數據來源:[Hello醫師]提供,與最新研究一致)

•  疲勞:84%

•  勞累後不適:70%

•  腦霧:64%

•  喘:61%

•  胸悶:56%

•  頭痛:53%

•  失眠:51%

•  頭暈:43%

症狀持續時間根據 WHO - Post COVID-19 condition,通常在4-9個月內改善,但約15%患者在12個月後仍有症狀。 CDC - Long COVID Basics 指出,症狀可能持續數年,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


高風險族群與預防

根據 CDC - Long COVID Basics 和 WHO - Post COVID-19 condition,高風險族群包括:

•  女性(54%女性確診者患長新冠,男性37%)。

•  年長者(65歲以上風險較高,尤其是有腎臟或精神問題者)。

•  重症患者或需住院者。

•  慢性病患者(如呼吸系統疾病、肥胖、二型糖尿病、高血壓)。


管理與支持

長新冠可能導致殘疾,影響生活品質。建議患者:

•  諮詢醫師進行評估。

•  管理症狀,如避免過度活動以減輕疲勞。

•  參與支持團體,尋求心理健康支持。

根據 Mayo Clinic - Long COVID,症狀需持續至少3個月才能診斷,需長期追蹤。


總結

頭暈、頭痛、咳嗽、胸悶是長新冠的常見症狀,可能輕微到嚴重,持續時間不一。女性、年長者及慢性病患者風險較高。患者應注意症狀,諮詢醫師進行全面評估,改善生活品質。

免責聲明:文中醫案和方藥僅供醫學專業人員研究討論之用,患者和家屬不可冒險使用,因疾病複雜、病情多變,診斷和治療請咨詢專業中醫師。​

由 黃約愛 註冊中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哲學博士 撰寫

網誌: 中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