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老是焦躁不安」、「莫名煩悶不堪」有甚麼好辦法?

最近許多人被「老是焦躁不安」、「莫名煩悶不堪」的情緒所困擾,A小姐就是其中的一位,多個月睡不着覺,心情煩躁,常常頸背痛得皺起眉頭,有事沒事就與先生吵架,也沒心思管小孩,很是內疚但又無法提起精神,吃過精神科藥物,因副作用太大而無法堅持,經過註冊中醫辨病辯體辨症後,服用相應處方的中藥配合針灸,數次治療後現已康復,"現在好舒服、好好睡"是她覆診時最常說的話。


情志不暢可引致許多疾病,包括月經失調、痛經、月經血色暗、閉經、不孕、男士少精弱精等生殖系統失調,還有免疫系統失調、肥胖、神經性厭食症、痛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等一系列疾病,中醫對這類情志不暢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包括針對不同體質不同原因引致不同情志症狀,中醫會處方不同中藥,針灸的穴位可能也會有所不同,務必先讓患者唾眠改善,另加疏導心理和指導正常起居飲食。


隨着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基礎研究證明了中醫治療情志病的療效,而且屬於精準治療,顯得更個人化更人性化。數年前,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以系統生物學的研究模式,破解了1,400年前由唐代「藥王」孫思邈創製的抗抑鬱藥方—「開心散」。研究團隊發現「開心散」的治療效果比起西藥更為顯著,而且暫時未發現有副作用。開心散是中醫治療多種類型情志病的基本方。


中藥效果好,原來配合針灸更好,不僅能治療憂鬱症引起的頸背嚴重酸痛,也能舒緩放鬆情緒。中醫界早在數千年前已知多種組織器官與情緒有關,故會將其分為多種證型加以治療。但是此前,科學界一般主要認為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的「元兇」在中樞神經系統本身,較少關注生物體的其他組織器官在此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近日,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靳津實驗室研究發現,CD4+T細胞嘌呤合成代謝功能紊亂在慢性應激誘導的心理疾病中的重要作用。相關成果於10月31日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在線發表。


不要怕,「老是焦躁不安」、「莫名煩悶不堪」是有得醫的,中醫可還你一個精彩的人生。

免責聲明:文中醫案和方藥僅供醫學專業人員研究討論之用,患者和家屬不可冒險使用,因疾病複雜、病情多變,診斷和治療請咨詢專業中醫師。​

由 黃約愛 註冊中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哲學博士 撰寫


網誌: 中醫文章